close

轉貼by 蘋果日報2011/10/29


蘋論:宋楚瑜與民主  2011年 10月29日

宋楚瑜現象將成本次大選的特殊元素,若馬英九對蔡英文的勝差在50萬票內,宋因素將可能使馬落選。

宋前天公開表示,目前已順利突破25.8萬的連署門檻,下周二將把第一批連署名單送進中選會。這次宋若參選,與2000年那次有很大的不同。那次宋以為勝券在握,因為無論民調或聲勢宋都遠超連戰和陳水扁。後來因興票案敗北,票數還超過連戰。但本次宋卻明知選不上,還是要選,除了多年來飽受國民黨的委曲和不服輸的個性因素外,策略上宋把機會放在立法委員的選舉上,希望透過他選總統的聲勢帶領下,親民黨立委選舉的當選席次,至少能在立院組個黨團。

宋競選總統製造了很多的陰謀論。這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們關切的是宋的參選對台灣民主機制有什麼影響?

台灣不是內閣制。內閣制的小黨在兩大黨都未能過半時,可以發揮決定少數的威力,使大黨必須聯合小黨才能過半執政而組成聯合政府,小黨因此有參與執政的機會。台灣的總統制小黨沒機會參與執政,最多在國會中得到幾席,在兩大黨表決接近時發揮決定少數的角色,影響立法而已。

宋的參選是總統制國家的第三勢力競選,情勢相當不利。20世紀以來美國的第三勢力候選人從未贏過大選。而今天的宋楚瑜已非當年的宋楚瑜,選民結構與政治現實也大不同於當年,宋當選的機率其實很低,但不能因此反對宋參選。最主要的理由是民主國家的公民有參選總統的《憲法》權利。


提供選民新的選擇

宋參選對民主機制的好處是為選民提供新的選擇,而選擇是民主社會的基礎。沒有選擇就沒有自由。台灣很多人厭煩藍綠,但又沒處表達,第三勢力提供了這項選擇的需求。其次,宋的參選提供了政策思考的來源。宋對政治實務的經驗與了解超過馬蔡,他即使未當選,但提供的政見很多切中時弊,當選人可以吸收宋的政見形成政策,對社會有利。再者,宋可以作為兩黨的制衡者,專事狙擊馬、蔡,使兩黨候選人的對手多加一個,每位候選人有兩個專業雞蛋裡挑骨頭的對手,迫使他們的言行更加小心謹慎,不敢亂開空頭支票。這些功能應是宋對民主機制的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烏梅阿木 的頭像
    烏梅阿木

    ★★★米克斯 My Angel★★★

    烏梅阿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