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頗喜歡利用工作之餘研究山友的登山遊誌
打算慢慢進階 
要來參加登山協會的活動
不過要克服的第一個困難是早起
呵呵


剛剛看了林務局的無痕山林運動 http://www1.forest.gov.tw/LNT/LNT_1-3.aspx
頗有意思
愛護山林的知識
原來我還是太貧乏了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烏梅阿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
    七大準則與行動概念
    THE PRINCIPLES AND ACTION GUIDELINES

      『無痕山林運動』主要在提醒我們應對所處的山林環境善盡應有的關懷與責任,以儘可能減少衝擊的活動方式與行為,達成親近山林的體驗。這些減少環境衝擊的方法,初步歸納出七大準則,適當地運用這些山林中的活動準則,可以能讓喜歡戶外的民眾,在享受自然生態之美的同時,亦能減少因活動所對自然環境、野生動植物及其他使用者所造成的衝擊。
    Ⅰ.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
    Ⅱ.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Ⅲ.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Ⅳ.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Leave What You Find
    Ⅴ.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
    Ⅵ.尊重野生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
    Ⅶ.考量其他的使用者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茲詳述LNT七大準則內容及其為保護環境所要求之重要注意事項如下:
    Ⅰ.事先充分的規劃與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
    在進入自然環境前,如能事先蒐集當地相關資訊、充實戶外知識與技能、做好充分的計畫與準備,除可將因不瞭解或準備不足所造成的危險及傷害降至最低外,更可以增進戶外遊憩體驗的豐富性。
     1.做好登山計畫
    1. 依據自己及同伴的體能狀況、登山技巧與經驗,選擇合適的登山地點與行程。
    2. 蒐集步道之氣候環境、高度、坡度及步道口周邊之交通接駁資訊,讓登山行程準備更完善。
    3. 查明登山路線是否位於管制區內,除遵循管理單位所訂定之相關規定及注意事項外,也需瞭解是否需申請入山入園之相關手續。
    4. 詳細規劃步程所需時間、中途休息及夜宿地點,避免太陽下山後還在趕路或尋找住宿點。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充份的事前規劃與準備 充份的事前規劃與準備
    依自已及同伴的能力,規劃適合的登山路線及交通方式,並做好充分的溝通 充分瞭解步道環境狀況,依步道環境、天候、天數選擇適合的登山裝備 規劃並選擇合宜的夜宿地點,並提早向相關單位登記
     2.瞭解步道及環境特性
    1. 台灣山區往往夾帶大量水氣,氣候變化大,需時常注意氣候的轉變及鋒面接近的影響。
    2. 多充實步道沿線人文及自然等多方面的知識,以瞭解對於危險性高的野生動物的應對及危機處理,並避免破壞歷史遺跡及誤食、誤觸有毒的野生植物。
    3. 行程應儘可能避開熱門旅遊時段(如連續假日等)前往特別受歡迎的步道及旅遊地點。
    4. 可至步道所屬單位及相關登山團體之網站,查詢步道基本資訊及他人攀 登、健行各步道之相關經驗(全國步道網網址 http://trail.forest.gov.tw)。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霞喀羅古道石廘派出所遣址 北大武山的鐵杉純林景觀
     3.衣物及裝備的考量
    1. 選擇舒適、安全、堅固、環保性佳的裝備及容易排汗的衣物,並採用米色、咖啡色、綠色或黑色等接近自然及大地顏色的衣物。
    2. 預防山區多雨、多變的氣候狀況,應準備防水、防曬及保暖等衣物及用品。
    3. 選擇較輕巧舒適的登山鞋;厚重的靴子或深刻紋的鞋底,容易使土壤緊實並破壞步道,應視必要穿著。
    4. 若行走在潮濕、泥濘的區域,可穿著登山鞋搭配綁腿或雨鞋,防止弄髒褲管。
    5. 依活動環境及需求,可考量配戴護膝、登山杖。
    6. 隨時掌握所處方位,別讓自己迷路。請攜帶地圖及指北針等定位定向工具,取代沿途所留下的人為痕跡。
    7. 攜帶信號鏡、低音哨、螢光背心及手機或無線電對講機、繩索等求救物品,並於出發前將行程等相關資料告知步道管理單位、家人或熟識的朋友,確保遊程的安全。
    8. 攜帶頭燈、手電筒等照明工具,以提供夜間照明所需。
    9. 一天以上行程應確實規劃過夜地點及所需裝備,瞭解是否有山屋或露營地點,並提早向相關單位登記或申請。另外也可詢問是否有睡袋、帳棚的租借、水源及糧食的補給等,以減輕負重。
     4.食物的準備
    1. 依個人體型、活動特性計算所需營養及熱量,攜帶充足的飲水及食物。但請勿攜帶過量,夠吃就好。
    2. 事先去除不必要的包裝,將食物分裝到可重覆使用的夾鏈袋(封口袋)或保鮮盒內,避免直接攜帶錫罐、鋁罐及玻璃瓶。適當的分裝,除可節省背包有限的空間,也可減輕負重,同時降低帶入山林裏的垃圾量。
    3. 確保所攜帶食物及飲水的衛生及食用方便性。
    4. 預先想好處理廚餘、果皮及垃圾的方法,避免氣味引起野生動物的興趣(例如以夾鏈袋密封防止氣味溢出,或避免攜帶容易造成過多垃圾的食物)。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準備簡便易保存的乾糧與蔬果,避免易發臭食物,最好所有食物都能身用、減少廚餘。 計算每餐身物的熱量,並做好分裝,避免攜帶過量的食物。
     5.隊伍的組成及風險管理
    1. 登山活動以小隊伍為佳,可降低吵雜的音量及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2. 需有合格的專業登山嚮導及領隊、或熟識路況及環境的專家帶領,隊伍成員應一起參與、瞭解行程規劃,降低過程中迷路或誤觸危險環境等狀況。
    3. 隊伍行進時應注意隊伍長度及隊員的狀況。
    4. 若為大型隊伍,則需有足夠的指導員及領隊,並儘量分小隊活動、分散露營區域。
    5. 平時應有自救及緊急應變的訓練。
    6. 做好平時的訓練並維持體能狀況,以加強登山技巧與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登山地點與行程。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登山隊伍應以小團體為佳,另行進時需注意隊員狀況,不宜將隊伍拖太長 需有合格的專業登山嚮導及領隊帶領,以確保活動安全
    Ⅱ.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踐踏會破壞植被的生長,並造成土壤侵蝕與地表的流失,因此請在已規劃好的步道及宿營範圍內活動,避免破壞步道及營地周邊脆弱的植物及地表;不走捷徑,並儘可能留下最輕的足跡。
     1.行走時注意事項
    1. 在既有的步道、步道口、露營區等已建置好的區域內活動及休息。
    2. 隊伍行進時請呈一縱隊,並走步道中間。不要走捷徑或踩踏在步道邊緣,避免既有步道變寬或形成新的步道,而造成土壤侵蝕、危急步道基礎及對環境生態的破壞。
    3. 縱使步道泥濘或潮濕,也請行走於步道上,避免走在步道邊緣而造成步道面積加寬,或泥濘範圍變大;可穿著登山鞋配合綁腿或雨鞋,以減少衣物鞋襪的污損。

       2.《在沒有步道的區域可以怎麼做》
    1. 若必須穿越沒有鋪設步道,或進入自然度較高的荒野地區,請選擇岩石地、沙地、碎石地及雪地等較堅硬的地表行走,以減低對植被及地表的傷害與侵蝕。
    2. 在自然度較高的荒野地區,請將隊伍分散行走,以避免新的步徑形成。
    3. 應儘可能避開稀有動植物棲地、復育區等環境脆弱敏感地區;若一定要經過,儘可能讓腳步落在破壞性最低的地方,並請隊友依循前一位隊友的步徑行走。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選擇岩石等堅硬地面,減少植被的破壞
     3.露營時注意事項
    1. 使用現成的營地,運用露營場、遮蔽處等完善設施,以減少對植被的破壞。
    2. 集中並儘量縮小帳棚、背包、煮食區等活動範圍,避免造成露營區以外新的土壤裸露區域。
    3. 將睡覺地點與煮食區分開,以避免野生動物的干擾或攻擊。
    4. 不要影響或傷害營地周圍的樹木,折斷樹枝、釘釘子、纏繞鐵絲、刻字等行為,除了會留下醜陋的痕跡外,樹木也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入;如果需要綑綁繩索,應使用軟墊保護樹皮。

     4.《在沒有現成露營地時可以怎麼做》
    1. 尋找較大面積的岩石、碎石或其他堅固的區域,作為煮食區及睡覺地點。儘可能保護環境脆弱之區域(如植被生長、生物活動、土質鬆軟等區域),因為地表可能需要經過很久的時間才能恢復原貌。
    2. 請避開重要動植物棲地、復育區等環境脆弱敏感區域。
    3. 搭帳棚前,應先觀察營區周邊是否有鳥巢、腳印、糞便等明顯的動物活動痕跡,請選擇一處看起來安全,較不會影響野生動物的區域。
    4. 可穿著涼鞋、布鞋、平底鞋等軟底鞋,並儘量集中活動區域,讓輕微受創的地方有復原的機會。
    5. 在荒野地區露營時,若有二個以上的帳棚,請分散帳棚搭蓋區域,以減輕對植被及地表的傷害。
    6. 避免在同一地點停留2天以上。
    7. 離開時將搬離的石頭、樹枝放回原來位置,或將落葉、松針均勻散佈於營地上,讓人為使用的痕跡不要太明顯,也讓營地儘可能恢復至原來面貌。
    8. 垃圾及廢棄物處理請參見準則Ⅲ。
    9. 火的使用請參見準則Ⅴ。
    沒有現成露營地可以怎麼做 沒有現成露營地可以怎麼做 沒有現成露營地可以怎麼做
    在宿營地點可換穿軟底鞋,以減少對地表的破壞 儘可能使用現有的露營地或荒廢的鐵皮屋,取代自已搭蓋帳棚 六龜警備道的駐在所遺址引發旅人思古之幽情
    Ⅲ.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攜帶適量的裝備與食物,帶出所有攜入的垃圾,並妥切的處理無法攜出的物品。
     1.帶出所有攜入的物品
    1. 離開露營地、休息區前,請將垃圾(如煙蒂)、食物、廚餘(果皮、麵條、蛋殼、貝類等有機垃圾)都帶走。這是每位造訪自然的人都應具備的責任,避免留下會發臭的食物,因為這可能會吸引野生動物好奇,造成牠們翻找或食用。
    2. 垃圾可能會讓野生動物致命,如鳥類、哺乳類等動物皆有誤食塑膠袋而喪命的案例。
    3. 不要用〝火〞解決垃圾問題,金屬箔片、塑膠罐等均不能完全燃燒,況且燃燒或許會吸引野生動物的注意或造成牠們的恐慌。
    4. 不要掩埋垃圾,野生動物會翻出它,或在風吹雨淋後,垃圾會外露。
    5. 帶塑膠袋去裝自己甚至是別人的垃圾。
    6. 避免沿途留下人為的痕跡及記號,可使用地圖、指北針或衛星定位儀來定位定向,取代沿路的路條,太多的路條除破壞景觀,也可能限制樹木的生長與健康。
     
     2.排遺的處理方式
    1. 排遺處理不當會導致水源污染、疾病傳播及不良的觀感,如果所在的環境沒有廁所,可考量使用下列方式處理排遺。同行隊員若不能接受這些方式,請選擇有廁所的登山及露營地點。
     
     3.《貓洞地點的選擇與處理方式》
    1. 選擇偏僻、不要太接近營區的地點,同時避免幾天下來集中在營區的某幾個地點。
    2. 儘可能遠離水源、營地、步道及排水系統(國外一般建議需在60公尺外地區)。
    3. 用小手鏟挖掘深約15-20公分的洞,過程中請依土壤層大致分上、下層擺放,掩埋時再依序回填。
    4. 土壤中存在會分解糞便的微生物,因此儘可能不要將糞便留在石頭下(因為分解速度緩慢,也容易污染水源)。
    5. 儘可能減少衛生紙、生理廢棄物的使用量,使用後並請收集帶下山,不要掩埋它們,因為野生動物會將紙挖出並飄散各處。
    6. 可以使用草、樹葉、樹枝、石頭、雪水等取代衛生紙。
    7. 冬季結冰時,土壤層可能被深埋在冰下數尺距離,因此較好的方式是將排遺全部帶出。
    Ⅳ.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Leave What You Find
    儘可能保持造訪地點的原始風貌,不任意改變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也不取走任何物件。
     1.保留步道上的自然遺跡
    1. 讓你造訪之處維持原來的風貌。留下沿途發現的樹木化石、石頭、羽毛、貝殼、古物等,甚至是動物的排遺,讓其他人也能欣賞,擁有〝發現野趣〞的感覺。冬季結冰時,土壤層可能被深埋在冰下數尺距離,因此較好的方式是將排遺全部帶出。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充份的規劃與準備
    保留沿途的野花,讓其他人都能停下腳步欣賞 六龜警備道的駐在所遺址引發旅人思古之幽情 留下路上的排遺及骨骸,讓下一位到訪者可以發現野生動物的痕跡
     2.不要擾亂現有的景物
    1. 許多人認為摘取些許野花,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就會造成明顯的影響及破壞。
    2. 儘可能用照相、速寫或你的頭腦及五官,將美麗的風景留存下來。
     
     3.不要傳播非原生物種至自然環境
    1. 不要將外來植物如花草、水生植物等帶入自然環境中。
    2. 讓背包、帳棚、靴子及鞋底保持乾淨,縱使是泥巴或土壤,或許也會夾帶種子、孢子或動植物。
    3. 不要丟棄或放養任何生物至自然環境中。
    4. 協助通報步道管理者需注意或處理的區域。
    Ⅴ.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